水圳綠道

  首頁  >  介紹  >  路線緣起

路線緣起

        政府基於國土整體發展,加強對國土的保護,生態維護及落實生物多樣化,近年更致力於綠帶、藍帶生態廊道的保存復育,期能系統化的結合景觀、生態、人文,推動非動力的線型空間-綠道,引領國人從事健康、環保之休閒活動,透過穿梭其間,領略文史、自然風情之美,從而發思古之幽情,懂得珍視先人的付出,真正愛惜這片土地。

       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推動之「國家綠道」,以農業命脈 - 水圳為主體,規劃施作「水圳綠道」。「水圳綠道」全線 88 公里,北起雲林管理處農田水利文物館,南至嘉南管理處分歧工作站,範圍包括嘉南大圳、濁幹線及北幹線,橫跨雲林縣、嘉義縣及臺南市。順著水圳,行經農業大縣 - 雲林縣、臺灣穀倉-嘉南平原,這一片莫約 15 萬公頃的土地,同時也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區,人文薈萃。「水圳綠道」串聯了沿線地景地貌、人文風采、歷史遺跡,例如新港奉天宮、白河林初埤木棉花道、烏山頭水庫,八田與一紀念館等等均為著名景點,還有多處水利建構物,得以一窺引水灌溉之困難艱辛,不僅為休憩觀光效益加成,無形中也達到寓教於樂之目的。無動力式的路徑規劃,除了僅靠步行或騎自行車的慢遊成就了漫遊情致,更符合無空污、減碳、環保的普世價值。

        110 年 5 月,完成規劃的「水圳綠道」終於發包,並於 6 月開工,歷時半年完工,為了彰顯「水圳綠道」的價值,配合專屬網站建構完成,於111年度結合植樹節辦理水圳綠道啟用典禮暨植樹活動,推廣「水圳綠道」,宣示政府在國土保安及帶領民眾健康休閒旅遊多樣化之用心。

        水圳綠道沿嘉南大圳堤岸闢建,主體工程完工後,持續配合圳路改善工程,新設與優化休憩區及共線段盤點,檢討繞行路線改為新設專用道,新設專用道合計長度  7.15  公里。其次進行騎乘路線整理串接,由臺南市官田區向南延伸至臺南市新市區以銜接山海圳綠道,水圳綠道總長度可合計為 105 公里。